40-50(15/30)
确的用意,借着起身迎接另一位宾客的空挡,悄声对符确说:“这会儿又不怕我靠近你未婚夫了?”“怕,但总比外人强。”
符咏偷偷瞪了他一眼,无声地表示自家弟弟没救了。
***
江在寒离符咏和徐徽言近,听见他们讲南海的项目,大概了解了情况。
符咏是希望徐徽言能入伙的。以宏远的实力,福南就不需要额外找更多家投资方合作,增加不必要的审核和风险。
徐徽言却模棱两可一直不表态。
“符总送来的意向书我看了,”徐徽言眯着眼,在符咏举杯的时候抿了口白葡萄酒,“嗯,这边酒庄名不虚传。”
他停顿一下,除了符确和江在寒,一桌的人也跟着应和。
“这是个大项目,符总肯想到宏远,徐某荣幸之至。听王局的意思,这个项目至关重要,要从技术、施工、规模等方面打出品牌,让那些欧美老牌公司看到咱们中国的突破。顺利做下来,福南一定会名声大噪。”
王修平坐在徐徽言另一侧。
王修平正儿八经考公、一路升至副局长,算是官场老将,官僚气却很淡。戴着厚重的老式框镜,倒像个潜心科研的书呆子。
“是这个意思。这个项目,”王修平稍稍弓背,对徐徽言这边低声说,“比起平平淡淡做下来,上面更希望多花点时间在技术创新应用上,日后好做宣传。”
“规模大,技术难点多,”符咏就愁这个,“提交上去两份计划书王局大概也看了,有满意的吗?”
王修平也不遮掩,嫌弃地摇摇头。
“早上和江教授聊了聊,”他看向一旁安静不语的江在寒,“提到的新型半潜式平台蛮有意思。江教授觉得用在南海可行性怎么样?”
“我正想说,江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,”符咏转过头,“不知道有什么高见。”
“不敢当。”江在寒稍稍倾身,好让自己能在喧闹中被听见,“平台结构方案的评估需要综合考虑项目所在地的情况,风速、浪速、海水深度、海底地质条件都是重要的参考因素。虽然自信新型平台应用范围很广,不过,还是需要详细了解南海项目的情况,做过初步分析,才能判定。”
“是,江教授讲得没错。”
王修平很喜欢江在寒这样实在的回答,不盲目自夸,也不过分自谦。
“江教授如果愿意,”王修平起身,从徐徽言身后绕到江在寒身旁,递上名片,“我真的很希望能和你多聊一聊。”
“当然,”江在寒微笑着站起来,双手接过名片,也回递自己的,“我的荣幸。”
“呀,江教授,别嫌弃我。”刘驰跃跃欲试好几回了,寻着机会参与话题,嘴里的波龙还没咽下去,看见这边交换名片,赶紧胡乱擦擦手跑过来。“这是鄙人的名片,请笑纳!”
“谢谢。”江在寒说。
“依我看,符总这项目科研专题组,干脆请江教授回去,徐总,您说是吧?”
徐徽言只是笑:“符总的项目,我说了可不算。”
符咏脸上也挂着笑,说:“别,还在开放申请阶段,福南拿不拿得下来还不一定。”
刘驰哈哈笑,殷切地给徐徽言和符咏添酒,说:“两位谦虚。这么大项目,徐总、符总到时候招标,啊,稍微想着点鄙人,先干为敬嘿嘿你们随意。”
徐徽言象征性地碰了碰杯沿。
鹰眼眯着,扫向被王修平拉到一旁聊天的江在寒。
*
江在寒从开席到现在,没有主动跟他讲过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