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0-130(5/46)
宁安以法人的身份不断向区上提出贷款申请, 周转于不同的部门,走了很多道程序,甚至还要参加应酬。好在他并不急功近利,老老实实地跑‘关系’, 提交各种资料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 贷款批下来。
这些年社会的福利捐赠充裕起来, 但是福利款项都是专款专用, 宁安不是那种脑子‘活络’的人,不会拿来修房子, 哪怕有人暗示他可以这样操作, 很多企业都这样做, 但宁安没有听取这种‘善意’提醒。
接着就是转移孩子们和仪器的问题。
一楼的孩子们交流起来比较容易,知道暂时的离开是为了不久的将来住新房子, 反而都很期待, 但是三楼的重症儿出现应激反应, 他们也无法理解保育员们的解释, 床位稍稍移动一下就会大哭大叫。
就在宁安一筹莫展的时候,融欣告诉他蒲公英隔壁有空余的位置。
蒲公英临着青山道, 再往上就是入青山的一条山道,上面没有其他的房子。
往下原是一个糖果厂, 已经废弃几十年。
青山区纳入改造后这种地方也会被收回去重新修建, 其实宁安很想拿下来, 扩建蒲公英。
但蒲公英的底子实在太薄了。
有了转移孩子们的地方, 宁安带领大家迅速忙碌起来,很多人都过来帮忙。
不仅有离开蒲公英的孩子们,融欣带着点绛唇的员工,谢涿带着他的朋友们, 还有其他一些捐赠企业及经常过来探望的个人家庭。
三楼的重症儿发现只是被转移到隔壁,躺在床上顺着窗户就能看见原先的蒲公英时,也不再吵闹。
另一栋楼是员工宿舍和杂物楼。
高敏后来都住在前面那栋楼,员工也大多都是青山本地人,很少有人使用这里就慢慢荒废。
除了楼道有人打整,房间里都很脏乱。
宁安推开一楼楼梯的小杂间,一时愣住。
他跟宁翼曾经在这里住了近三年。
不足十平方的楼梯间只能放一张床和一个柜子,窗户的位置放着校园里的那种课桌,是宁安为了方便宁翼玩耍向高敏借的,他没想到一切都维持着原样,就像他们从未离开过,而且一点灰尘都没有。
看来高敏打扫过这里,蒲公英的经济不好,有段时间连老师都留不住,更不要说保洁。
这里的干净一定是高敏一点点扫出来的。
墙壁上贴着很多看图识字,那时候宁安根本看不见任何希望,但还是像对待正常孩子一样,耐心地教宁翼认识一个又一个汉字,如今看来,他的坚持得到回报。
“宁安哥,我们明天再过来,你也早点回去休息。”秦致知笑着跟宁安打招呼,她在国外的生活学习很顺利,但只要有假期还是会不远万里飞回来。
夏雨他们冲他招手,已经焕然一新的操场漂亮的像彩虹,在蒲公英孩子们的身后绽放。
宁安想起秦致知的那句解读:蒲公英的孩子们都飞回来了。
其实不止蒲公英的孩子们,社会的善意像星星点点的萤火,从各个地方飞过来。
当聚集成团,就成为最明亮的光。
谢涿被曹文生拖着朝外走,“都说了喊搬家公司,你们非得自己弄,是能省一顿楼还是能省一年粮?”
谢涿一边跟宁安打招呼,一边手脚并用地捶曹文生,“你看小树多可爱,刚走的时候还眼巴巴地看着我。”
两人各吵各的,经常不在一个频道,但乐此不疲。
宁安笑着收回目光。